本文转自:宁夏日报
中卫市成功救助各类野生鸟类41只
24小时热线守护、定制“营养餐”……18只鸟已重返自然
本报讯 (记者 马雨馨)7月19日,记者从中卫市林业和草原局获悉,近期该局积极开展爱鸟护鸟行动,持续加大鸟类救助力度,通过科学施救与悉心照料,其中18只已重返自然。
“为确保救助及时高效,我们始终保持24小时救助热线畅通。”中卫市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主任林学芳介绍,无论是市民发现求助、110转警,还是相关部门通报的受伤、病弱、受困鸟类信息,工作人员都会第一时间详细记录发现地点、鸟类状态及联系人信息,确保快速响应。每次抵达现场后,工作人员会根据鸟类体型、性情及伤情采取低应激救助方式,避免造成二次伤害;同步开展基础检查,评估其精神状态、呼吸、伤势及体温等,必要时联系专业兽医实施紧急救治,为后续康复奠定基础。
“眼下正值幼鸟孵化高峰期,救护中心近期接收的17只幼鸟中,既有红隼、雨燕等野生雏鸟,也包括3只出壳仅10天左右的家燕幼鸟。”林学芳说,由于这些幼鸟无法自主进食,工作人员便根据不同物种的饮食习性和营养需求,量身定制喂养方案:为雨燕准备高蛋白昆虫饲料,为红隼调配鲜肉糜,每日定时定量投喂。经过精心照料,部分雨燕已具备野外生存能力,被成功放归自然;红隼雏鸟的绒羽也已褪尽,正逐步进行适应野外生存技能训练,将根据生长情况陆续放归。对于翅膀、腿部受伤的鸟类,工作人员则及时对伤口进行清洗消炎,定期换药防止感染,并密切监测其精神状态、食欲及伤口愈合进度,确保康复过程万无一失。
据介绍,被救助的41只鸟类中,包括金雕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,游隼、红隼、凤头蜂鹰、普通鵟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,以及骨顶鸡、乌鸦等“三有”保护动物。目前,除18只被成功放归外,剩余的7只红隼幼鸟、7只凤头蜂鹰及其他国家二级保护鸟类,正接受进一步康复训练,待完全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后将适时放归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持续完善救护网络,提升专业化救助水平,深化跨部门协作,着力构建更及时、专业、高效的野生动物救护体系,以实际行动守护生物多样性。”林学芳表示。
广瑞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